前言
老年痴呆为发生于60岁及以上人群,长时间出现的智能损害,包括:记忆功能、语言功能、计算能力、定向力、情感、人格等功能损害,并伴随社会活动能力、生活能力减退。
我国老年痴呆等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精神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我国历史、社会、心理等诸多原因,人们普遍对老年痴呆等精神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偏见。
同时,我国立法理念相对滞后,以往法律缺乏针对老年痴呆等精神障碍患者的行为能力宣告制度,近年来的申请宣告公民为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别程序,长期存在且适用于老年痴呆患者,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宣告时效性不佳等问题。
痴呆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痴呆是一个全球性公共问题,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每3秒就新增1例痴呆患者,目前全球痴呆患者约万人,到年,痴呆患者数量将增至1.39亿人。
痴呆患者常伴记忆、计算、理解、定向障碍,严重者引起情绪、认知功能和行为的变化。然而目前所有药物对痴呆的治疗仅能暂时改善症状,尚不能阻止或逆转痴呆发展。
因此,近年来,非药物干预成为痴呆领域的研究热点,以运动疗法、音乐疗法、怀旧疗法等为代表,虽然许多研究证明了上述方法能改善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但其注重护理人员的直接指导,缺乏与生活的融合。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老年期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较为隐匿。
其中有超过万患者分布在中国,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
迄今为止世界上的医疗水平尚不能完全根治老年痴呆症,但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老年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症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丧失。目前老年痴呆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疑难病症之一。
近几十年的研究结果发现,老年痴呆发病是多种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就此提出了多种致病假说,如胆碱能学说、神经元细胞凋亡假说、淀粉样蛋白,而现有药物研究也基于上述假说。
吡拉西坦是一种吡咯烷类经典脑代谢活化剂,能够激活和修复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提高大脑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大脑能量储备,进而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症状。
近些年来,中医药在老年痴呆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